一篇搞懂 杭州西湖所有旅遊交通問題(巴士 地鐵 遊船 計程車 自行車)
圖/文:蘇菲 ( Sophiee)
到杭州西湖遊玩時,花最多時間找資料的,就是交通問題了,事實上研究過後,覺得西湖的交通超級便利,不管在哪裡都有不只一種的接駁方式,如果不是大旺季出遊,非常建議可以試試搭運河遊船+地鐵+觀光巴士;如果像我們是遊客大出籠的櫻花季出遊,那就可以考慮計程車+自行車,非常有趣呢!
杭州(西湖)交通攻略
一、杭州地鐵
目前杭州城區已開通了地鐵1號線、4號線,以及縱貫蕭山地區的2號線,城區火車站、火車東站、余杭高鐵站都有地鐵直達,尤其 1號線的龍翔橋站、鳳起路站,以及安定路站,靠近最熱鬧繁華的湖濱商圈,去西湖遊玩在這幾站進出,最為便利。
◆杭州地鐵官網:http://www.hzmetro.com/
二、巴士(公交車)
公交車的價格從2-5元不等,均設有空調,一般公交車,以K為代號,例如K1、K2;B代號的則是快速公交車,路線較長;Y代號的則為觀光旅遊專車,主要都是經過杭州的主要景點。其中Y2、Y9的車上,均配置了介紹沿途景點的廣播系統,而開往旅遊景點的,還有Y2-Y9和51、52的環西湖線。
杭州的公交車是投幣式的,不過車上皆設有刷卡系統,如果有辦自行車卡(Z卡)或是公交IC卡,可以刷卡上車,還打9.5折,比較方便,不用準備零錢。
◆杭州公交車官網:http://www.hzbus.com.cn/
※註1:每年3、4、10、11四個月,公交車半價優惠。
※註2:自行車Z卡或是杭州公交IC卡,有如悠遊卡般,不論搭巴士、地鐵、遊船,或是計程車都可使用,離開杭州時再退卡退費即可。
三、遊船(水上巴士)
杭州的水上巴士是中國第一個在市區運河主要幹道中開通的水上公共交通巴士,沿途經過艮山碼頭、武林門、信義坊、拱宸橋等站。
◆遊客最常搭乘的路線:
路段一:武林門碼頭—水上巴士遊覽運河—信義坊碼頭
路段二:信義坊—大兜路歷史文化街區—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運河廣場
※註1:另外還有錢塘江夜游、塘栖古鎮等的水上休閒路線可以體驗。
※註2:京杭大運河遊覽可以分為白天和晚上,白天遊覽最省錢,可以坐水上巴士;夜晚遊覽船票較貴一點,但是點燈後的西湖明艷照人,天氣溫暖時搭乘,非常愜意舒服。
◆水上巴士官網:http://www.hzssbus.com
◆水上巴士時刻表:http://hz.bendibao.com/traffic/shuishangbus/
◆西湖上的各種游船:
西湖範圍廣大,很多美麗的景點並不在西湖畔,需要搭船才能一覽風光;又或者步行及騎自行車遊覽太累了,想要輕鬆一點的方式,就可以到西湖各個駐點的游船候船廊,參考一下各種游船方案。
四、計程車(出租車)
普通出租車,起步里程為3公里,起步價格為11元;行駛里程3-10公里,每公里為2.5元,如果用APP叫車,車資還會再更便宜一些。
◆滴滴打車
在中國叫計程車(出租車),滴滴打車算是全中國市占率最高的,所有地區都可以叫到車,偶爾還有優惠折扣可以使用,不過手機需要擁有中國的電話號碼,以及下載可以付款的微信錢包或是支付寶,才能使用。
◆飯店及旅遊中心叫車
如果沒有中國的電話號碼,也不用太過憂慮,所有飯店、旅遊中心、餐館等,都能協助叫車,他們也是打開滴滴打車系統來叫車,所以車資也很明朗,不用擔心會被坑。
五、腳踏車(公共自行車)
在杭州旅遊,尤其是西湖地區,有許多的公共自行車租借點,推薦去辦一張自行車租用卡(Z卡),租輛自行車來當作交通工具,可以A點借車B點還車,行動較為自如。但是缺點就是只有一種車款,沒有個別需求可以選擇。
▲此為公共租借自行車,為紅色,車款一制。
西湖辦卡地點:
西湖景區設有許多處的服務站,有服務人員可以協助辦理,或是到龍翔橋、吳山廣場等的公交中心站辦理亦可,退卡也是如此。(辦理公交卡須出示個人的有效證件,以供查看)
◆費用計算如下:
1小時内免費,2小時內1元,3小時內3元,4小時內6元,4小時以上,每小時按3元計費。由於是電腦計費,超出1分鐘也以1小時計算。
※註1:省錢法:租車前看個時間,時間快到了,找附近還車點,還車後再借車。
※註2:辦Z卡時,憑一張有效證件,最多可以辦理5張卡,一車一卡,要預付300元,其中200是押金,100是预付款。
◆公交卡官網:http://www.hzbus.cn/?pg=2&op=3&sltv=0
▲此為私人自行車租借,可以選擇不同款式,也有親子車及兒童車可租借。
◆一般私人出租自行車
公共自行車是統一樣式及顏色(紅色),沒有大小區分的,若是想騎電動自行車,或是要載小孩的親子車,還是給小孩自己騎的兒童自行車,那就要去私人自行車租借,在西湖景區沿岸有不少私人出租自行車,可以小時計算,也可以以天計算,價格可以談,全憑本事。
不過真的不貴,以春天櫻花季來說,我們租了兩輛自行車一整天,晚上九點才歸還,價格是60元,覺得可以接受了。缺點就是,哪裡借,就要哪裡還,不能A點借B點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