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簡介:
燕京、大都、北平、順天府,雖然你沒有經歷過這些年代,但你知道這就是北京。
大碗茶,豆汁儿,冰糖葫蘆,驢打滾兒,雖然你未必嚐過這些小吃,但你知道這就是北京。
鬥蟋蟀、鬥鵪鶉,提蟈蟈籠、聽油葫蘆叫,雖然你不能想像這有多閒,但你知道這就是北京。
評書,相聲,京劇,含燈大鼓,也許你略知一二,但你知道,只有到北京親聆那才叫上路。
逛完雍和宮,就去白雲觀,穿過牛街做禮拜,西什庫前可祈禱。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北京的爺們儿最豁達。這就是北京。
故宮、長城、頤和園;北海、后海、什剎海;香山、玉泉、潭柘寺;前門,潘家園,王府井,秀水街,798,三里屯……把這些名詞串起來,得,北京就有了。
區域分佈:
北京劃分為16個行政區,其中地處北京二環路以內的東城區西城區兩個區是傳統的內城區,而隨著城市的擴張,朝陽區、海淀區、丰台區和石景山區也被認為是城內地區,形成了“城六區”的概念。
地處二環路以內的東、西城區是首都的中心繁華區域。位於中軸線上的故宮、天安門廣場以及鐘樓、鼓樓、天壇等著名景點都坐落於東城區。西城區是黨和國家首腦機關的所在地,也是金融、商業等經濟活動的重地。
海淀區位於市區西北方向,區內名勝古蹟眾多,山清水秀、園林風光宜人,擁有百餘座私家園林,其中更包括聞名遐邇的圓明園、頤和園,還有秋季賞紅葉聖地——香山公園。同時,它還是科技文化教育重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多所高等學府也是暑期遊的目的地。
京城所轄範圍還包括兩個遠郊區,之前是京郊的兩個縣,同樣擁有眾多的旅游資源。延慶是首都的西北大門,舉世聞名的八達嶺長城就坐落在境內。說到懷柔,知名景點紅螺寺、慕田峪長城也都是遊客嚮往的地方。
歷史文化:
北京最早見於文獻的名稱叫做薊(公元前11世紀時西周的一個分封國),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春秋戰國時期一直是燕的都城,之後曾為遼、金的陪都或重鎮。元初新的“元大都”建成,北京被馬可•波羅稱為“世界莫能與比”,也從此取代了長安、洛陽、汴樑等古都的地位,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並延續到明、清兩代。北京有850餘年的建都史,元、明、清三代均定都於此。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京成為新中國的首都,目前是中國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
胡同和四合院不但是居住場所,也是一種文化形態。她封閉卻不失親和,一家人生活在其中,隱忍謙恭,尊卑有序,其樂融融。儘管這種傳統的生活方式正走向瓦解和衰亡,但其文化精粹卻深深地植入了北京人的血液中,揮之不去。
北京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各種曲藝形式精彩紛呈,評書、相聲、大鼓、雜技無不各盡其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京劇。京劇被譽為中國的“國粹”,有二百餘年的歷史,華麗的戲服、動聽的唱腔、百變的臉譜,令人印象深刻。
北京也是許多年輕人的理想聖地,以致今天有“北漂”一說。在三里屯,在798,在各大高校附近,在地鐵口馬路邊,追求自己夢想的人無處不在。也許,這也是新北京的獨特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