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黃高鐵正式開始聯調聯試啦
9月11日,杭州至黃山鐵路正式開始聯調聯試,標誌著杭黃鐵路通車運營進入倒計時。 (楚天都市報)
東起杭州東站,西進黃山北站,穿越浙江,安徽兩省,設有十個站點的杭黃高鐵是長三角城際鐵路網延伸,沿途將名山(黃山)、名城(杭州)、名江(新安江、富春江)、名湖(西湖、千島湖)串連於一線,形成一條世界級黃金旅遊通道,有利於整合沿線旅游資源,優化和完善區域快速化路網佈局,帶動皖南、浙西地區發展。
然而,最美的風景線對於建設單位來說,卻是“難啃的硬骨頭”。這段全長265公里的高鐵建設歷時4年,工程總投資365億元,一路穿山越水,地理、地質條件困難復雜。其中隧道共13座總長30.2km,佔管段長度的87.8%,最長隧道達到9770m。此外,深水高墩及大跨特殊橋樑也比比皆是,工程任務十分艱鉅。雖如此,該項目始終把安全質量放在首位,現場管理人員堅持24小時輪流值班,蹲在工地,盯住現場,安全培訓教育落實到每個架子隊和作業工班,確保安全質量有序可控。
杭黃鐵路開通後,將打通浙西至皖南間山水相隔的天塹,徹底結束浙江西部不通高鐵的歷史,並且與合福、滬杭、杭甬、寧杭等高鐵網相連,大大壓縮杭州至黃山間的時空距離。屆時,“順上海而下江南,憑覽西湖,千島湖,再登黃山,一條風景線,風光無線。”
如今,由高鐵帶來的交通格局的變化,使區域旅遊發展不均衡的格局被打破,對高鐵連接區域的旅游來說,將是一種錦上添花的效應。這種“鐵路+旅遊”的開行模式,把沿線城市串聯起來,憑藉與旅遊城市無縫對接的優勢,進一步挖掘市場潛能,實現鐵路、旅客與沿線城市三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