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
簡介
公元7世紀起,圍繞著大昭寺和小昭寺周圍先後建立起大量的民居和旅店,形成了以大小昭寺為中心的原始城區雛形,後來松贊乾布又在紅山上修築了布達拉宮,拉薩作為西藏地區政治宗教中心的地位逐漸確立起來。在一般人印象裡,拉薩是由布達拉宮、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和拉薩河構成。其實在西藏人心裡,以大昭寺為中心的八廓街一帶才是真正的拉薩。
拉薩在藏文中是“聖地”的意思,為西藏地區政治經濟宗教中心。他用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新鮮的空氣和暖暖的陽光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現在的拉薩,不僅是藏傳佛教信徒心目中的聖地,也是眾多旅行者心中的聖地。
區域分佈
拉薩市下轄1區7縣,分別是城關區、林周縣、當雄縣、尼木縣、曲水縣、堆龍德慶縣、達孜縣、墨竹工卡縣。
大部分的景點如:布達拉宮、大小昭寺、羅布林卡、哲蚌寺、色拉寺、西藏博物館等都位於市區(既城關區)。著名的三大聖湖之一的納木措和羊八井溫泉位於北部的當雄縣;三大寺之一的甘丹寺位於城關區東部的達孜縣;噶當派主寺熱振寺則位於拉薩北部的林周縣;著名的止貢梯寺、德仲溫泉和松贊乾布出生地都位於東部的墨竹工卡縣;噶瑪噶舉派的主寺:楚布寺,則位於拉薩城區以西的堆龍德慶縣。
歷史文化
藏傳佛教
拉薩是藏傳佛教的政治、經濟中心,市內和郊區有眾多地位崇高的宮殿寺廟,如布達拉宮、色拉寺、哲蚌寺、大昭寺等。在這裡到處可以看到披著絳紅色袈裟的喇嘛和信徒們一步一叩首虔誠朝聖的身影,強烈而神秘的宗教氣氛,感染著每一個前來拜訪的遊人。
拉薩1300多年的歷史留下了無數的文化遺跡,其濃重的宗教氛圍給予了人們夢遊歷史般的感覺,許多旅行者赴藏的最大願望,就是能親眼目睹古老的藏文化和久遠的宗教歷史。
轉經與轉經筒
在拉薩以致整個藏傳佛教地區,經常能見到藏人口念經文,手搖經筒,在寺院湖泊和山峰周邊,沿順時針方向按照一定的路線走著,這就是人們經常說的轉經,這是一種盛行於西藏等地區的莊嚴而又神聖的宗教活動儀式,也是藏轉佛教信徒們修持的一種方式。它與轉經輪這種佛教法器有關。
轉經筒,內裝藏經文或咒語,通過右旋轉動(即順時針轉動,又稱吉祥轉)即等同念誦之功,在漢地稱輪藏或轉輪藏。作為集藏經與傳教於一體的一種特殊形制的法器,自產生至今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相傳當年曾有人問佛:瞎子、聾子等不能讀誦佛經怎麼辦?佛說:將此經文捲成圈後,使之右旋轉動,功德與讀誦一樣。梁朝的善慧大師就為盲聾和不識字的男女信眾製作了大型轉輪藏,漢地從南到北的很多寺院都安置有“輪藏”,供人運轉不息。
藏戲
藏族民間傳統戲劇,簡稱藏戲。藏戲是個很古老的民族劇種,在全國僅有的幾個少數民族傳統戲劇中,歷史也是最久遠的。它的起源和萌芽,可以追溯到一千三、四百年前。它的流傳範圍,從山南、日喀則、拉薩等地區逐漸擴大到整個西藏,並流傳到四川的巴塘、理塘和甘孜等地區,以及印度、不丹等鄰近國家的邊境藏區。藏戲傳統劇目總數接近20本,但有一些本子現已流散失傳,僅存名目,或略知故事梗概。流傳至今“八大藏戲”之一的《文成公主》是寫祿東贊在長安以自己超群的才智,經過"七試婚使"終於為松贊乾布娶得公主的故事,以此反映唐蕃聯姻這一千古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