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湧上山頭觀高鐵,是“人民鐵路為人民”的真實寫照
12月16日,成貴高鐵正式全線開通運營。成貴高鐵首發列車途經宜賓市興文站時,村民站在附近的小山上歡呼。成貴高鐵的開通,使興文縣正式告別了沒有高鐵的歷史。(新浪微博)
最近,成貴高鐵正式開通運營的消息被沿線群眾廣泛熱議,作為從未通過高鐵的興文縣,如今,成功躋身高鐵朋友圈,當地鄉親們熱情湧上山頭只為一睹芳容,這無疑是“人民鐵路為人民”的真實寫照。
高鐵的出現,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非常大的福音,它能在最快時間內到達目的地,甚至能到達很遠的“目的地”。沒錯,它早已從“昔日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它不再是大城市之間的“奢侈品”,而漸漸成為全國各地出行生活的“必需品”。
“通到百姓家中,走進百姓心裡”。道路通,百事興,這是經濟發展亘古不變的規律。長期以來對於偏遠貧困山區的人們而言,雲遮霧罩、山阻水隔的自然環境讓人們望山興嘆。空守着金山銀山致富無方,抱着豐富的土特地產銷售無門。交通難成為困擾貧困山區持續再發展的現實之困。路,讓人魂牽夢繞。路,也令人扼腕興嘆。
高鐵通了,為偏遠貧困地區的風土人情渡上一層釉色。高鐵的出現給百姓們的生活帶來了“質”的變化,它不只是往返家鄉的交通工具,伴隨着百姓們觀念的轉變,選擇高鐵旅遊成為一種新時尚。高鐵走進了貧困山區的山水之間,打通這裡前所未有的閉塞通道,帶來了便捷,也帶來了財富。“快旅慢游”從夢想成為現實,高鐵走進了貧困山區,給當地帶來了旅遊致富的機遇,也給年輕們有了施展才能的平台,不再需要背井離鄉,在家鄉也能幹出一番事業。同時,也拉近了沿線城市之間的版圖,充分發揮短板效應,互補互利實現共贏發展,激發城市無限潛力。所以說,高鐵給這些偏遠貧困地區帶來的,不單單是速度的提升,更為重要的是,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高鐵通了,讓遠在深山的鄉村小鎮從此邁進了“高鐵時代”。鄉親們齊聚在山頭,只為一睹高鐵芳容,其實也從側面表達了,大家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自此“興文縣”一座富有經濟實力,獨具魅力的城市,正在慢慢呈現。
周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