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再延伸,鋪就小康路
2019年春節前夕,當時有一趟“慢火車”車廂內掀起了“鄉村集貿市場”的熱潮,鄉親們把自家的雞鴨魚鵝、瓜果蔬菜帶上火車,很多旅客在火車上就買到了年貨,不少鄉親都感受到了溫暖的流動。
在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都什麼時代了,真的還有慢火車嗎?是的,的確有還有“慢火車”,就在今年的春運期間,我國81趟“慢火車”不停運作,把“慢火車”開到了家門口,扶貧幹部來到了田間地頭。
“慢火車”一直以最低票價2元,最高票價25.5元。這一年,越來越多的農家特產通過“慢火車”走出大山,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也通過“慢火車”來到身邊。大大降低貧困人民出行資金和鼓勵貧困人民走出大山,給貧困人民創造了跟多的脫貧致富的機會。
據了解,國鐵集團正在持續加大對中央和省級定點扶貧地區的幫扶資金投入,今年以來,向扶貧地區投入幫扶資金達到1.5億元。目前,中央安排定點扶貧的河南欒川縣已正式脫貧摘帽。寧夏固原市原州區、陝西勉縣、新疆和田縣和其他8個省級定點扶貧村按計劃摘帽。各種資料顯示,雖然慢火車的開行無法盈利、甚至虧損,但是這不正是體現了先富帶動后富的脫貧政策嗎?
“慢火車”還是鐵路堅定不移開展扶貧工作的縮影。為了幫助貧困地區儘快脫貧致富,鐵路部門還加快了西部地區和貧困地區的鐵路建設步伐。
目前,我國我國每年減貧人數都保持在1200萬以上,“慢火車”是鐵路堅定不移開展扶貧工作的縮影。為了幫助貧困地區儘快脫貧致富,鐵路部門還加快了西部地區和貧困地區的鐵路建設步伐。
2019年是新中國成了70周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第二年,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打贏扶貧攻堅戰,要有“一鼓作氣”的勇氣,要有“中流擊水”的拼搏,更要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壯志。(李朝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