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字畫卷帶動中原經濟振翅騰飛
據筆者了解到,12月1日,鄭渝高鐵鄭州至襄陽段、鄭州至阜陽高鐵、京港高鐵商丘至合肥段開通運營。三條高鐵初期安排開行動車組列車58對,沿線車站直接啟用電子客票模式。三條高鐵線路再次“吸睛”,引發河南人民群眾的高度關注,三條高鐵同日開通,進一步加密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
眾所周知,曾經鐵路造就了鄭州,現在“米”字型高鐵網一“撇”一“捺”的雷霆落筆,可以預見將給鄭州乃至全省帶來新一輪經濟發展和提升的宏大契機。其中的鄭渝高鐵更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西部地區間的便捷聯繫通道,將對於提升進出川渝地區運輸能力、緩解“蜀道難”發揮重要作用,對於中原大地其重要意義更是不可言喻。高鐵不僅僅改變了中國的面貌,更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作為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中西部地區間的便捷聯繫通道,鄭渝高鐵處在“中流砥柱”的重要位置,如今,全線開通后,不僅對沿線城市帶來便利,也進一步助推我國西南地區通往中原、華北地區的快速客運通道的形成。此外,鄭渝高鐵的全線開通,在提升進出川渝地區運輸能力的同時也會緩解“蜀道難”問題,為沿線人民的出行帶來更多的方便,不僅徹底結束了南陽、平頂山、周口、阜陽等城市不通高鐵的歷史,更是把這些散落的“珍珠”穿進了以鄭州為中心的“2小時高鐵經濟圈”的項鏈中。鄭渝高鐵的全線開通密切了皖北地區與省會合肥及豫皖兩省的聯繫,進一步完善了區域高鐵路網結構,強化了河南交通區位優勢,對於皖北地區脫貧攻堅、中部地區崛起的重任,無疑是插上了騰飛的雙翅,發展指日可待。
在筆者看來,從古至今中原接東西、連南北都是交通重要樞紐。作為國家鐵路眾多高鐵的交匯處,地域間經濟發展的潛力勢將在高速發達的鐵路線上得到釋放。“米”字畫卷在中原大地上徐徐鋪開,以鄭州為中心連南貫北、承東啟西的“四面八方”軸帶發展格局日益定型。三條新線的開通,打通了中西部與華東的通道,也為鏈接江淮、長三角等地區提供了可行前提,鄭州勢必會大力發展自身優勢,構建更完善的客貨分流體系,充分利用快速便捷的高鐵資源優勢,精心謀划“硬核”版的經濟發展戰略。
筆者相信,“米”字型高鐵網的一“撇”一“捺”對縮短空間距離、助力發展、結束了不通高鐵的歷史,更對進一步加快形成河南“米”字形高鐵格局有重要意義。“八縱八橫”之上,承載着13多億人民的期待,本次三條鐵路的開通,讓“八縱八橫”更加緊密,給河南與湖北的發展帶來新契機,在進一步縮短沿線城市間的空間距離和讓沿線人民群眾出行便利的前提下,更是聚焦了未來中部地區崛起的新目光。筆者和大家一樣堅信,“米”字畫卷在中原大地上徐徐鋪開,帶動中原經濟振翅騰飛,提高了萬千民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文/陳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