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忘記密碼

or

註冊

已有盼趣帳戶?
  • 首頁
  • 火車票
  • 火車攻略
  • TWD
  • 繁體中文 (台灣)
    • 繁體中文 (台灣)
    • 繁體中文 (香港)
    •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登錄/註冊
  1. 首页
  2. 新聞

分類

  • 火車攻略
  • 旅游攻略
  • 公司新聞
  • 新聞
  • 公告

热门

  • 如何購買中國火車票

  • 中國火車票如何付款

  • 中國火車票如何取票

  • 中國火車票退票

  • 中國火車類型介紹

  • 火車座位類別介紹

  • 中國火車票購買證件

  • 火車票遺失怎麼辦

  • 北京

  • 上海

電力動車,20年“跑”出來的“國家名片”

2019-10-21| 盼趣旅行 | 新聞

 

  20年前的1999年9月27日,一列藍白相間、酷似鯊魚的列車,從廣州出發,向深圳飛馳而去――這是我國第一代高速鐵路電力動車組“大白鯊”,也是我國第一列國產時速200公里的商業營運列車。
  
  20年來,從“大白鯊”開始,中國電力動車開啟高速追夢之旅:隨着“藍箭”等電力動車組相繼誕生,開始向高速鐵路時代“起跑”;從“中華之星”到“和諧號”,技術不斷迭代更新;從“中國標準動車組”研發再到“復興號”系列問世,產品譜系不斷擴充;從輪軌到磁懸浮,中國不斷推動世界鐵路技術向更快、更強、更好“追夢”“圓夢”……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全國鐵路運輸發送旅客超過1億人次,高峰期的10月6日,當日鐵路發送旅客超過1500萬人次,這在全世界只有中國做得到。
  
  電力動車,熠熠發光的“流動國家名片”,改變生活、改變中國,走出國門、領跑世界!
  
  從無到有
  
  每次成功都“流着眼淚慶祝”
  
  株洲,位於內陸腹地湖南,是中國最大的軌道交通研發製造基地所在地,其生產的電力機車全球市場佔有率超20%,位居世界第一。
  
  記者的採訪,就從昔日中國動車組“搖籃”、如今的“中國動力谷”――湖南株洲起步,足跡延伸至京津冀、成都、長春等地,從一代代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業者、研製者的講述中,得以一探中國動車組誕生的風雨歷程。
  
  在關於中國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發展的故事中,有個說法流傳很廣:早期某型號電力機車靠從國外帶回一種零部件,才得以解決重大技術瓶頸。
  
  上述說法,在中國先進電力機車研製領域老專家柯以諾、高培慶等人看來純屬天方夜譚。
  
  “一米多長、幾十厘米直徑、一百多斤重的部件,豈能塞在歸國行李中帶回來?”高培慶說,中國發展先進電力機車和動車,主要靠自力更生的創新、艱苦奮鬥的實幹。
  
  “我們研究電力機車都抱定一個信念:外國人能搞出來,中國人一定能搞出來;外國人搞不出來的,我們中國人也要搞出來!”柯以諾說。
  
  20世紀90年代,基於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和當時鐵路交通體系落後的狀況,發展高速鐵路運輸被納入了國家戰略規劃,動車組的研製從那時起步。
  
  1998年6月,原鐵道部在京廣鐵路河南許昌至小商橋段組織高速試驗。在對國產SS8型電力機車進行傳動比、氣動布局等改造之後,中國國產列車第一次在試驗中跑出了240公里的時速。
  
  一位權威專家說,這次試驗採集了上億個實驗數據,為後來的動車組研製積累了一定基礎,也增強了我國研製高速列車的信心。
  
  在國家“九五”計劃中,時速200公里電力動車組被正式立項。
  
  1999年5月,動力集中式動車組“大白鯊”在株洲試製成功,此後在我國第一條准高速鐵路――廣深城際鐵路的上線試驗中跑出了223.2公里的瞬間時速――這是接近當今對“高鐵”定義的速度!而當時,中國鐵路客車運行最高時速普遍不到100公里。
  
  1999年9月27日,“大白鯊”正式在廣深鐵路載客試運營,標誌着我國跨入准高速鐵路運輸時代。
  
  “‘大白鯊’下線、出廠、試運營……每個關鍵節點有好消息傳來,我們都是一邊流淚一遍鼓掌慶祝!”在株洲,很多受訪專家回首往事,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伴隨着鐵路市場化改革,我國掀起了研製電力動車組的熱潮。“藍箭”“中原之星”“中華之星”……一批國產電力動車組下線,我國逐步形成自主研製200至300公里時速動車組的能力。
  
  2001年9月,“中原之星”動力分散式動車組下線,后在鄭州-武昌線投入運營;2001年,動力集中式動車組“中華之星”開始研製,並在2002年11月的衝刺試驗中跑出了321.5公里的時速,中國列車首次邁過時速300公里門檻!
  
  經過一系列科技突破和商業運營,我國電力動車領域技術與產品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朱曉寧、西南交通大學教授戴光澤等專家認為,從“大白鯊”“藍箭”等開始,我國動車組經受了從研發製造到運營的“全流程考驗”。
  
  這段前期準備,為之後我國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跨越式發展培養了大量人才、夯實了發展基礎。
  
  從有到優
  
  動車創造“改變中國”的奇迹
  
  創新從來就不是閉門造車!中國動車組發展進步始終抱着兼收並蓄的開放心態,珍視改革開放帶來的每一個與國外開展技術交流、互學互鑒的機會。
  
  2004年以來,中國動車組沿着“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道路,開始進入速度更快、技術更優的“做大做強”階段。
  
  2008年8月1日,我國第一條設計時速為350公里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開通運營,我國正式邁入“高鐵社會”。
  
  自主創新和開放集成的鏈式反應被觸發。2010年,我國自主研製的CRH380A型動車組在青島下線,運營時速350公里,最高時速可達380公里及以上。
  
  2012年,中國標準動車組啟動研發,並於2016年7月15日,以超過420公里的時速創造了高鐵列車交會速度的世界新紀錄。2017年6月25日,中國標準動車組被正式命名為“復興號”,在京滬高鐵正式雙向首發,旋即京滬線高鐵恢復350公里運行時速……
  
  記者從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了解到,“復興號”整體設計以及車體、轉向架、牽引、制動、網絡等關鍵技術都是我國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中國標準佔到84%。這是目前世界上運營時速最快的高鐵列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是中國動車組當之無愧的“王者”。
  
  從初期引進的CRH1、CRH2、CRH3、CRH5,到後面自主研發的CRH380系列、“復興號”系列,我國已擁有世界上種類最豐富、譜系最完整的動車組,覆蓋時速200公里-350公里各種速度等級。
  
  目前,中國高鐵營業里程居世界第一,自行研製的系列高速動車組已經投入運營11年,全體系安全性、可靠性等得到了充分驗證。以車輛為例,世界上通用的安全標準是高速動車組每運行百萬公里故障不多於2件,中國動車組實現了平均故障率低於每百萬公里0.43件。
  
  “我國已經掌握了高鐵的核心技術,還具備成本低、交付能力強、運行經驗豐富等多重優勢,整體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說。
  
  截至2018年末,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3.1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達到2.9萬公里,佔世界高鐵總量60%以上。2008年以來,中國高鐵累計運送旅客已超過100億人次。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巨大的“應用場景”又使中國動車具有世界上其他國家都無法比擬的發展環境,技術與市場互動形成的“良性循環”,中國動車不斷向前。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追趕到領跑,以高鐵為代表的中國動車組,憑着自力更生的創新精神、擁抱世界的大視野,顛覆了中國製造的舊形象,演繹了后發超越的“高鐵奇迹”。
  
  高鐵,改變生活;高鐵,改變中國!――這是14億中國人共同的感受。
  
  引領未來
  
  “追夢、圓夢”征程永不停步
  
  日前,中國首列出口歐盟的動車組“天狼星號”抵達捷克。歐盟對列車質量和可靠性有嚴苛的要求和准入門檻,“天狼星號”的出口,意味着中國動車組受到了全球軌道交通裝備高端市場的認可。
  
  在馬來西亞,中國出口的ETS動車組,跑出176公里的世界米軌鐵路最高時速,猶如在平衡木上“跳舞”;在馬其頓,中國出口的電力動車組,拿到了歐盟鐵路互聯互通技術規範(TSI)認證;在印度尼西亞,11列時速350公里中國高速動車組即將飛馳在雅萬高鐵……
  
  除了走向世界,中國還不斷對動車組的技術、產品、服務進行突破,搶抓綠色、智能新趨勢,以期在未來的世界產業競爭中佔得先機。
  
  在經歷了“直流”“交流”后,世界軌道交通車輛牽引技術正在朝3.0版的“永磁”驅動技術發展。國慶前夕,中車株洲電機公司發布了時速400公里高速動車組用TQ-800永磁同步牽引電機,以更高功率密度、更高效率、更低全壽命周期成本,為中國動車組牽引傳動技術轉向“永磁時代”鋪路。
  
  2018年12月,時速160公里的CR200J列車加入了“復興號”家族,以“綠巨人”動車組的品質刷新了中國普速鐵路的高度。
  
  從零下40℃極寒區域的哈牡高鐵,到行經區域最高風速達每秒60米的蘭新高鐵,中國高鐵列車風馳電掣在草原、雪原、高原、荒漠、戈壁……
  
  中國通號集團董事長周志亮說,依託海量案例“大數據”、不斷升級的硬件和軟件,我國不僅能解決高鐵在本國複雜地質、氣候條件和超高運行負荷下的列車控制,還能為世界提供先進軌道交通裝備互聯互通的“中國方案”。
  
  “中國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鐵路網,其影響遠遠超過鐵路行業本身,也帶來了城市發展模式的改變、旅遊業的增長以及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促進;廣大民眾現在能夠以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便利、更可靠的方式出行……”世界銀行在今年7月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對中國高鐵“不吝”讚美之詞。
  
  2019年5月23日,我國時速600公里磁懸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從輪軌到磁懸浮,這是中國乃至世界鐵路技術邁向新突破的重要標誌!人們有理由相信,在把輪軌技術推進到新高度的“復興號”之後,我們未來將坐上更快、更強、更好的“追夢號”“圓夢號”……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20年來,中國先進軌道交通事業的成就舉世公認,而“鐵路人”在追求卓越的路上從不停步,他們的奮鬥必將引領人類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北京

共有 12668 趟列車

成都西

共有 3476 趟列車

株洲

共有 164 趟列車

武昌

共有 1504 趟列車

深圳

共有 4496 趟列車

  • 北京
  • 成都西
  • 株洲
  • 武昌
  • 深圳
北京-北京東 北京-廣州南 北京-重慶北 北京-重慶 北京-重慶南 北京-重慶西 北京-廣州東 北京-上海 北京-上海南 北京-上海虹橋 北京-上海西 北京-天津北
成都西-北京 成都西-北京南 成都西-北京西 成都西-廣州南 成都西-重慶北 成都西-重慶 成都西-重慶西 成都西-廣州東 成都西-上海 成都西-上海南 成都西-上海虹橋 成都西-上海西
株洲-重慶北
武昌-襄陽 武昌-西安
深圳-岳陽 深圳-廣州 深圳-長沙 深圳-桂林 深圳-郴州 深圳-廈門北 深圳-汕頭 深圳-廣州西 深圳-佛山 深圳-廈門 深圳-湛江 深圳-衡陽東
盼趣旅行® PandaTrips

盼趣旅行是專注於中國入境遊的線上旅行服務平臺,擁有先進的火車票線上搜尋和預訂服務,全方位保障您的旅行.

©Copyright 2017-2023 PandaTrips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2032794号-2

公司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條款細則
  • 隱私政策

網站

  • 火車票預訂
  • 火車時刻表
  • 火車攻略
  • 旅行貼士

關注我們

  • Facebook
  • Line
  • WhatsApp
  •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