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銅仁全稱為銅仁市,有“中國西部名城”之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轄六個地級市之一。位於貴州省東北,地處武陵山脈中部,緊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懷化市,重慶市秀山縣,地區範圍內有烏江連接兩地。
【車站名稱】:渝懷鐵路銅仁火車站。
【車站等級】:二等(2009年11月廣鐵集團核定為二等客站)。
【車站地址】:貴州省 銅仁地區 銅仁市 環北辦事處 桐梓坳(東太大道、清水大道、南嶽路三條道路的交叉路口),距離市中心繁華區2公里。
【郵政編碼】:554300。
【設計規模】:到發線3條,有效長途875米,站台2個,站台長度550米,普通候車室2個,雅座候車室1個,站前廣場20000㎡。
【通車時間】:2006年1月開通貨車,2007年4月開通客車。
【未來規劃】:銅仁-玉屏城際快速鐵路已經開工,銅仁站將作為銅玉線折返站,同時渝懷鐵路涪陵-懷化段二線工程也在籌備中,屆時銅仁站將改擴建。
渝懷線上的銅仁火車站地處貴州省銅仁市內,百里錦江穿城而過。2005年11月,渝懷線開通時,取銅仁市的地名為站名。
銅仁的來歷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錦江上游漂來佛、道、儒三尊銅像,到了銅仁時沉沒於水中。當地人將三尊銅像打撈上來,築廟建寺供奉,又將三個“人”字疊加在一起變成“仁”字。這就是銅仁地名的來歷。
銅仁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歷史上,銅仁屬巴、楚、黔文化的交會地。千百年來,漢、苗、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共同創造了輝煌的銅仁文化,如商賈文化、飲食文化、建築文化、漁文化、佛文化、儺文化,乃至“土匪文化”等等,絢麗多彩。
銅仁山清水秀,氣候宜人,得益於清澈蜿蜒的百里錦江,素有“黔東明珠”的美譽。銅仁的漁業活動開發較早,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銅仁人民仍延續着傳統的漁文化,唱漁歌、吟漁謠、說漁諺、研究釣魚技巧等等,獨具特色。
銅仁境內的梵凈山是武陵山脈主峰,因山中多梵寺而得名,自明代以來,就是佛教朝聖地和遊覽勝地。山峰綿延百里,山勢雄奇險峻,景色秀美多姿。最引人入勝的是主峰新金頂,在海拔2493米的山頂部突兀而起一尊石柱,高約100米,如巨筍出土,似玉龍嘯天,直指蒼穹。大自然鬼斧神工,又將山頂一劈為二,兩個山頂上分別建有釋迦殿和彌勒殿,兩殿之間有天橋相連,朝拜的香火燒到了雲天之上。屹立山頂,遠望蘑菇石獨立撐雲、太子石依山望母、萬卷書(山岩)狀若冊籍,形神兼備,令人嘆絕!山頂部還常常出現“佛光”,更是令人魂牽夢繞。梵凈山的水或涓涓成流,或叮咚垂滴,或白練懸空,或奔騰咆哮,皆異常清潔。峰迴水轉,匯成了99條溪流,順山勢走向向東聚成了錦江、淞江,直奔沅江注入洞庭湖;向西聚成印江河,直奔烏江注入長江。山上四季如春,遍山皆樹,繁花爭艷,鳥獸和鳴,形成一幅天然畫卷。還有雲、霧、風變幻莫測,給梵凈山增添了不少的神秘色彩。置身此山,儼然畫中行,恍若仙山游。
古人云:“天下名山僧佔多。”大自然造就了梵凈山的奇異風光,佛教徒揚名了梵凈山的靈山秀水。在明代萬曆年間,梵凈山作為古佛道場,聲名遠播。明神宗下詔立碑盛讚梵凈山,寫道:“天下眾名岳之宗。”儼然將梵凈山推為天下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