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車站名稱】:瀋陽站
【曾用名稱】:謀志敦站、奉天驛、瀋陽南站
【車站地址】:遼寧省瀋陽市和平區
【郵政編碼】:110001
【興建時間】:1899年
【前後方車站】:在京哈線上行距離北京站865公里,下行距離哈爾濱站547公里;在沈大線下行距離大連站397公里。
【隸屬單位】:瀋陽鐵路局
【車站等級】:特等站
【客運業務】:辦理旅客乘降;向東辦理行李、包裹託運。
【貨運業務】:辦理整車、零擔、集裝箱貨物發到;辦理整車貨物承運前保管。
【車站規模】:瀋陽站目前擁有有5個站台,改造后將增至11個,瀋陽站的面積將比原來至少擴至1倍多。
【鐵道線路】:京哈鐵路、沈大鐵路,此外由北京到莫斯科的國際鐵路也經停瀋陽站辦理客運業務。
車站歷史
最早的瀋陽站並不是今天這個樣子,甚至不在今天的位置上。1899年,侵佔中國東北地區的沙俄軍隊把鐵路修到了瀋陽,並在今天瀋陽站北1.2公里的位置修建了一座俄式青磚平房作為站舍,十分簡陋。這就是最早的瀋陽站,它當時的名字叫“茅古甸”,就是“奉天”的意思。五年之後,日俄戰爭爆發,車站隨即被日軍佔領並改名為“奉天驛”。
到了1907年,瀋陽已經是一座擁有30萬人口的城市了,每年的旅客乘降人數更是高達50萬人,由於客流量增加,奉天驛的磚房外又陸續搭起了4個臨時木板房,可這還不夠用。日本侵華機構“滿鐵”開始興建新站。1910年10月1日,舉行了車站搬遷儀式,從此,瀋陽站的位置被確定下來。從那時起近百年來,瀋陽站建築外觀幾乎沒有變化,但它的命運卻頗為曲折。
在東北淪陷期間,奉天驛始終被日本侵略者作為一個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來經營,從東北各地掠奪來的戰略物資紛紛彙集到此,塞滿了大大小小的倉庫,然後轉運到大連,再裝船運往日本,如此要塞,自然無法逃脫抗日力量的打擊。隨着抗戰形勢的轉變,從1944年12月開始到翌年1月,對日作戰的美軍轟炸機先後三次轟炸奉天,將火車站的五座貨物倉庫徹底炸毀。
日本戰敗投降后,奉天驛一度被更名為“瀋陽南站”,不知是否從那時起,“南站”成了瀋陽市民對這座車站的習慣叫法。瀋陽解放后,中蘇共管的中長鐵路成立,1950年“五一”,這座老車站正式改名為“瀋陽站”並且成了一座“特等站”。
瀋陽“老北站”也已經不像過去那麼顯眼了,它幾乎被周圍的高樓完全淹沒,取而代之的是東西快速幹道的高架橋。可就在70多年前,它的熱鬧程度並不遜色於瀋陽站。
1927年,張作霖為了與日本人經營的瀋陽站抗衡,開始修建遼寧總站(老北站),並於1930年竣工開通使用。興修老北站是個浩大的工程,據說當時是聯合了幾位商人的資本才得以如期完工。上世紀30年代初,瀋陽站是日本人控制的大站,中國旅客很少在那裡上下車。由於老北站毗鄰北市場,站前到北市場一帶就成為瀋陽最熱鬧的所在。飯館、旅店、茶樓、戲院、浴池、電影院遍布其中。
老北站的熱鬧繁華也給人們帶來一些麻煩。“老瀋陽”們一定還記得過去皇寺鐵道口的擁擠狀況,每天上下班高峰,堵車現象經常發生。由於老北站地處瀋陽市區中心,站線與黃河大街平面交叉,嚴重影響了車輛及行人通行,所以,建國后不久老北站即被列入瀋陽鐵路樞紐改造規劃中,計劃修建新北站。於是,來往於老北站的列車一年少於一年,處於待遷狀態。1988年6月25日,老北站停止辦理了一切客運業務,它作為車站的功能至此結束,只留下一座古老的建築作為永遠的紀念。
建築風格
風華百年瀋陽站
瀋陽站並不是生來就很高貴,百年之前,這裡曾是一片荒蕪之地,經過100多年的發展,這裡成為了瀋陽市最熱鬧的地方之一。可見,城市每個角落的命運,關鍵在於一個“人氣”。
1891年,沙俄開始修筑西伯利亞鐵路,為了達到侵略掠奪中國東北的目的,沙俄政府提出了把西伯利亞大鐵路延伸到中國東北境內的要求,後來又通過各種陰謀手段,同李鴻章簽訂了《中俄禦敵互相援助條約》,清政府允許俄國修築從赤塔經過東北連接沙俄烏蘇里鐵路的“東清鐵路”。“東清鐵路”一路延伸,終於在1899年踏上了瀋陽的土地。
老道口是被人熟知的一塊地方,這裡曾是瀋陽站的前身,在105年前叫“茅古甸”,這是滿語“謨克敦”的譯音,就是“奉天”的意思。沙俄修建的火車站就選址在距離今天瀋陽站中心線以北1.2公里。當時的火車站十分簡陋,因遠離城區,站前曾是一片荒野,只有一座俄式的青磚平房,5股線路。
1904年日俄戰爭中日本戰勝,並獲得了瀋陽站的控制權。老道口的瀋陽站被更名為奉天驛。由於站舍簡陋,不能滿足日本侵略野心,於是受日本政府扶持的“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在市街西部撥出一塊土地用作奉天驛新址。1910年10月1日,就在現在的瀋陽站站前廣場上舉行了盛大的搬遷儀式,從此,瀋陽站的位置被確定下來。
異國風格的紀念碑
在瀋陽站廣場上,有一座標誌性建築———蘇聯紅軍陣亡將士紀念碑,我們不妨簡要了解一下這座碑的歷史。
1945年,作為反法西斯盟軍之一的蘇聯軍隊攻入瀋陽,擊退了日本軍隊。在蘇軍一雪前恥后,他們迫不及待地需要留下一處銘刻歷史的地方,瀋陽站正是夾雜了他們許多情感的地方,於是就有了現在我們看到的瀋陽站廣場上那座頂部懸置坦克的紀念碑。一位1945年時曾出入過瀋陽站的老人告訴記者:“當年日本軍隊在蘇聯軍隊的監督下,一批批從瀋陽站回國,而就在紀念碑周圍的位置上,掛滿了用日文寫成的‘斯大林萬歲’等意思的條幅,看當時情形,日本人不情願,而蘇聯人滿足了虛榮。”
不過,就是這樣一個異國風格的紀念碑卻成了今天我們城市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據記者觀察,紀念碑周圍始終會圍着一圈乘客,這裡已經成為了等待上車前習慣停留的地方。紀念碑另一個用途就是約會地點,無論因為什麼原因約會,紀念碑都是瀋陽站被利用率最高的地方。紀念碑還有一個重要用途,就是留影的地方。很多初次來瀋陽的人,一下火車就會發現這座紀念碑很有特點,於是都會在這裡按動快門,留下身影。即使瀋陽人也願意把外地人拉到這裡看一看,拍拍照。
在採訪中,家住鐵西新區興工街的姜興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一位俄羅斯人到我們單位參觀,我到瀋陽站接他,一出站台,他先拽着我往前走,然後直奔站前的廣場,原來他在他們國家上中學時,就在課本上學到過瀋陽站前有座蘇聯建造的紀念碑,第一次來要好好看看。聽到這話,我特別自豪,於是把老外的行李安排到賓館后,我就拽他回到站前廣場,留下了他在瀋陽的第一張照片。”
記者從相關方面得到消息稱,蘇聯紅軍陣亡將士紀念碑明年將被移走。
由名字到建築的改造
瀋陽站始終不變的是它的建築風格,而經常變化的是它的命運。這是一條曲折的道路。
1944年12月7日、21日和1945年1月13日,對日作戰的美軍轟炸機3次轟炸了瀋陽,奉天驛也不能倖免,4號、7號等5座倉庫被先後炸毀。1945年抗戰勝利到1948年瀋陽解放,國民黨當局接管了奉天驛,並在1946年4月30日將其更名為瀋陽南站。這個名字雖然只存在了3年的時間,卻在人們頭腦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外地人為這個名字所累,聽到瀋陽南站這個名字,便選擇了下車,而實際上他們只是到了蘇家屯。
1948年10月前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通過秘密接收組接收了瀋陽南站,1950年5月,這裡終於被正式更名為瀋陽站。
幾年前,瀋陽站又經歷了一次關鍵時刻,原來那次對瀋陽站的改擴建有3種方案。其中一個非常漂亮,有現代感,整個車站的屋頂被設計成流線型,看起來美輪美奐,但是,因為對原貌的改變過大,這個被很多人看好的方案才最終流產。
現在的瀋陽站,內部變化巨大,外觀特色經過多次改擴建之後,卻依舊保留了下來,和對面的瀋陽飯店、醫藥大廈一起,構成了瀋陽標誌性的建築群。
今天,為了配合城市發展,瀋陽站開始了新一輪改造,目前正在進行的新建和改造部分,在樣式、比例、色彩等方面都將延續原有建築的“辰野”風格。此外,瀋陽站後面的北三東路出口也在興建之中。
據說,辰野是日本著名的建築大師,是瀋陽站的設計者,少為人知的是,日本東京站也是辰野的得意之作,而且兩者幾乎一模一樣,均是沐浴了百年風雨之後依舊在為乘客服務。
瀋陽站廣場改造施工全部完成後,瀋陽站廣場將形成一個城市中特色鮮明、整體性強的城市文化街區,置身其間,人們能感受到整個廣場渾然一體的老瀋陽獨具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建築群的特色和風貌,廣場地面交通及景觀混亂的現狀將得到徹底改變。
在去年完成了第二候車室、第四候車室的建設改造並投入使用的基礎上,目前,瀋陽站廣場改造項目正根據分步改造的方案展開。預計到11月份左右,售票廳、行包房和郵局的立面改造就能竣工。到時候,3個建築都將重現與老瀋陽站協調的風貌、格局。
“坦克碑”二oo六年九月遷出瀋陽站
【拆遷方式】
搬遷將採用分拆方式
負責承擔搬遷任務的瀋陽市故宮古建築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搬遷總共耗資達476萬元,時間約20天。由於“坦克碑”高達24.27米,僅坦克就重達13噸,因此在搬遷時不採用整體搬遷,而是根據保持原貌的原則,採取分拆的辦法來搬遷。具體說來,就是在紀念碑四周布置施工操作架,工人在上面用機器將紀念碑切割成塊狀,並給每塊碑石都做上標號,並用起重機吊走。在將紀念碑搬到新家之後,工作人員按照每塊碑石的標號進行復建。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坦克碑”的原貌。
據悉,“坦克碑”的新家將是北陵公園附近的原蘇軍烈士陵園,並在紀念碑正前方修建一個大型廣場,再配合植上上百株筆直的松柏,將更顯得莊嚴肅穆。
【搬遷背景】
原址開建地鐵站
華商晨報訊(記者 邢世偉)新“坦克碑”已經在蘇軍烈士陵園安家,原址瀋陽站的情況如何?
昨日,記者回訪坦克碑原址時發現,瀋陽地鐵一號線瀋陽站站已經在原址開始建設。
昨日18時30分,記者在瀋陽站看到,原來坦克碑拆遷的圍擋已經換成了瀋陽地鐵建設的藍白相間圍擋,圍擋旁的原瀋陽站站前地下商業街也已關閉。圍擋內,正在現場施工的馮貴福告訴記者,大約在一周前他們受瀋陽地鐵一號線瀋陽站站施工方中鐵十八局的委託進駐工地,並對現場內的廣場地磚進行清除。“目前我們主要是在做正式開工前的準備,現場清理后就開始正式修地鐵了。”
據了解,地鐵一號線瀋陽站站將採取明挖的方式,站前區間將採取暗挖的方式,2009年建成並試運行通車。
【坦克碑簡介】
建碑的前前後後
1945年8月9日,前蘇聯紅軍出兵東北。8月24日,前蘇軍的一支坦克部隊開進了瀋陽。攻擊瀋陽火車站的戰鬥,前蘇軍與日本關東軍打得非常慘烈。前蘇軍相當數量的坦克進行輪番衝擊,而固守在車站裡的日
軍憑藉地形優勢,頻頻發射鋼炮,前蘇軍多輛坦克被命中起火,人員傷亡較大。戰鬥勝利結束后,前蘇軍為紀念在此犧牲的官兵,經前蘇聯最高統帥部與中國方面商定,在火車站廣場上樹立一座紀念碑。
據介紹,蘇軍烈士紀念碑由前蘇聯國防部設計投資,於1945年10月落成。前蘇軍在瀋陽、長春、哈爾濱三個城市各建了一個紀念碑,都是紀念前蘇聯紅軍陣亡將士的,這三座紀念碑主體造型分別是坦克、飛機、軍艦,合為海陸空紀念碑。而三座紀念碑有一個共同點:碑頂的三種兵器的炮口一律指向東方。
瀋陽站將改造成東北第一大站
百年瀋陽站改造已拉開大幕。4月13日,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瀋陽站的改造工程已全面啟動,改造后的瀋陽站將分設高速場和普速場,西出口站將建設大型綠地廣場及停車場,並朝着東北第一大站的目標邁進。改造后的瀋陽站將是啥樣?有哪些新功能?記者帶您提前探秘。新瀋陽站效果圖
候車大廳敞開式
玻璃穹頂採光好
未來,一進改造后的瀋陽站大廳,迎面可見的是4部扶梯,兩側還設有步行梯,方便乘客通行。乘梯上到二樓,以往封閉的候車大廳不見了,整個候車大廳全部打通,成為敞開式候車大廳。
在左右兩側設立多個檢票口,乘客不用擔心檢票時間長,也不用再為尋找候車室而煩惱。候車大廳頂部為玻璃穹頂,採光良好又能隔離紫外線,具節能和美觀兩種功能。
同時,改造的瀋陽站還預計在候車大廳內設置“商鋪”,乘客還可在候車的同時進行購物。
西出口設在鐵西
仿飛機場候機樓
一直懸而未決的瀋陽站西出口終於敲定了,其將設在鐵西區的一條新開路上。西出口廣場為綠地廣場,兩側有停車場。從鐵西新區往來的市民乘火車出行時,不必再繞到和平區,可通過西出口直接進站了。
此外,瀋陽站西出口廣場將仿造飛機場候機樓的進出模式進行建設,送客車輛可通過廊橋直達二樓候車大廳,出站人員則走一樓。此外,未來地鐵一號線仍有望與瀋陽站實現零換乘,屆時市民可在地鐵車站買火車票。
動車組將有專用軌道
瀋陽鐵路局哈大客專瀋陽樞紐指揮部副總指揮孫長武表示,改造后的瀋陽站將成為哈大鐵路客運專列的樞紐。屆時將設高速站台,可專供高速列車使用。動車將有自己的專用軌道,並設有時速高達350公里以上的高鐵專用軌道。屆時,該站也將成為動車主要停靠車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