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車站名稱】:呼和浩特站
【曾用站名】:歸綏站
【車站地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回民區
【郵政編碼】:010105
【興建時間】:1921年
【隸屬單位】:呼和浩特鐵路局
【車站等級】:一等站
【車站性質】:區段站、技檢站
【客運業務】: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
【貨運業務】:辦理整車、零擔貨物發到;辦理整車貨物承運前保管;不辦理整車爆炸品及整車一級氧化劑發到。
【車站位置】:京包線653公里642米處
【鐵道線路】:京包鐵路
【車站作業能力】:呼和浩特站每日有始發至北京、蘭州、通遼、錫林浩特、滿洲里、東勝、烏海等地的旅客列車,有到達石家莊、廣州、杭州、銀川、蘭州、漢口、包頭等地的旅客列車在呼和浩特站停靠。
呼和站始建於1921年,位於京包線653公里642米處。早期的呼和浩特火車站按業務性質為客貨運站,按技術性質為區段站,等級為一等站。管轄東運轉、西運轉、客運、貨運、裝卸、乘務、設備檢修7個車間和白塔、南店、台閣牧、攸攸板4個中間站。
車站現有職工1607人。由蒙、漢、回、滿、朝鮮、達斡爾等7個民族組成。其中,少數民族134人;男職工1082人,女職工525人;在崗人數1457人,非在崗人數150人;大專及以上學歷260人,佔總人數的16.2%,工人技師33人,高級工人技師37人;黨員692人,佔43.0%;
呼和站業務特點是重點辦理無調中轉列車的接發和有關作業;專用線點多線長、作業量分散;卸車大於裝車作業,以排空車為主。運輸收入達6億元。運輸收入日均182.2萬元,其中客運97.2萬元,貨運85萬元;發送旅客480萬人次,擔當著呼鐵局43.2%的客運任務,旅客發送人數日均1.4萬人,最高時達2萬人;客貨車日均辦理輛數為16890輛;日均裝車184.1車,卸車為198.5車;年貨物發送量360萬噸;日均接發列車75對;2006年共發集裝箱班列189列,月均15.8列,最高時達21列;
新建東站情況:2006年9月10日開工奠基。設計布局由客運站房、站颱風雨棚、鐵路站場、高架人行平台以及站前高架公路橋、地下人行通道、停車場和客運廣場組成,總佔地面積約1500畝。站房按最高聚集人數6000人設計,總體建築長315米、寬80米、高45米,採用高架候車與線下出站布局方式,即“上進下出”的形式,將車站分為 高架層、站台層、出站層三個層面。車站站場設客車到發線7條,貨車到發線2條、正線2條,站台4座。建設工期2年,投資估算10.2億元。
新站設計體現“以人為本”理念,主題為“草原穹廬、展翅雄鷹、白雲故鄉、青色之城”作為造型立意,綜合考慮功能性、系統性、前瞻性、文化性和經濟性,將現代交通建築與地域文化特色有機融合。新站建成后,將有力提升首府形象和城市品位,為全區人民出行提供更加舒適便捷的條件,對提高自治區中西部鐵路運輸能力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